滁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网欢迎您!
当前位置:  文章资讯 > 生涯规划方法 > 文章正文

职业幸福感源于正确的自我认识

发布于:2017/9/11 15:18:39已经浏览:57754次

环境固然能改变一个人,但内在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。就职场人个体而言,正确地认识自己、认识自己的职业,是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源泉。
      正确认识自我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和定位。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所以要善于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,分析自己特质中的强项、弱项,分析自己的专业才能以及对工作目标的认识与价值信念,并根据这些特点给自己准确定位。在评价中尤其要看到自身的进步。职业能力尤其是专业能力可以在职业实践中培养出来,因此,并不是不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就不能从事这一职业。择业者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职业能力,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。
      其次,正确地认识自我需要提升自我境界,塑造自身人格。一个没有积极自我观念,不能恰当认同他人,不能面对并接受现实的员工,则失去了对真正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,自然不会产生职业幸福感。因此,应努力在提高情商、完善自我上下功夫:第一,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。悦纳自己,也能为他人所悦纳;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,有规划的意识和能力。第二,能恰当地认同他人,善于合作。善于运用集体的资源,与大家一起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。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更直接。人们在一定的群体中生活,并有获取他人的认可和支持的愿望。因此在群体中爱与被爱、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会使个体得到正向的情感多于负向的情感,也会使个体更容易体验到快乐感和幸福感;反之,则会产生较多的负面情感,也就体验不到快乐感和幸福感。第三,面对和接受现实并充满期待。即使现实并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与信念,也能设身处地、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;要善于多方寻求信息,倾听不同的意见,相信自己的力量,随时准备接受挑战。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信念和预期会影响当下的情感状态。积极的社会期望会增强当下的幸福感,对未来持有消极态度的人往往处于不幸福的情感状态。
      幸福感是一种个性化的个体主观心理感受,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。事实上,鉴于当下社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、高校发展日益加速、就业压力逐渐增强等客观因素,职业被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谋生的手段。我们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职业幸福体验,这就决定了某种职业倦怠和幸福感缺失具有一种时代必然性,职业幸福感的达成亦只能是一种有限行为。
      当职业不再是为了获取物质的拥有、职位的提升以及他人的尊重等外在奖励,而是升华为职场人个体尊重并追逐内心的真正召唤、动机和兴趣,宣泄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激情而做的事业,职业幸福感自然与他紧紧相随。

下级站点:
关于我们 | 负责声明 | 客服邮箱:3129473871@QQ.com |
Copyright @ 2014-2030   滁州市 版权所有
地址:
微信公众号
收起
展开
扫一扫,进入手机版!
扫二维码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