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皇学校心理健康网欢迎您!
当前位置:  文章资讯 > 感恩教育 > 文章正文

新型“家庭暴力”正在侵蚀孩子童年,不打不骂,后果却无法挽回

发布于:2020/5/5 17:59:07已经浏览:125277次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:曾奇峰心理工作室。

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一书中说,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安全、快乐,没有哪个父母故意让孩子变得害怕、羞怯、不体谅他人、令人讨厌。但是,在成长的过程中,许多孩子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品性,缺乏安全感,缺乏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。

我们为人父母,当然希望拼尽全力教育出一个好孩子。可是,拥有爱的本能,并不代表拥有爱的能力。

很多父母都会困惑,自己舍不得打,舍不得骂的孩子,为什么还是会出现各种性格问题。

其实,打骂早就不是父母“虐待”孩子的主要途径。“新型家庭暴力”不再虐待孩子的身体,而是对孩子进行精神摧残,那就是家长的冷暴力。

孩子做错了事情,或者不如家长的意,家长采用冷漠相对的方式,让孩子主动求饶。从结果上看,孩子“知错”了,可其中的过程,孩子内心经过的煎熬,无异于一种精神暴力。

被父母打一顿,孩子心理会觉得自己为错误买单了,彼此有个台阶下,事情也就过去了。而家长若有若无的态度,让孩子永远处于自责、愧疚、自我怀疑的阴影中。

1. 家长的漠视,让孩子如临深渊

法国有一个获奖动画短片《伤痕俱乐部》,非常触动人心。里面有一个小男孩,他有几个朋友,他们各有各的优点。有的会发明制作好玩的东西,有的能想出好玩的游戏,还有一个女孩她很漂亮,就像电视里面的明星。

男孩的三个朋友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他们身上都有伤痕。小男孩和他们一样,身上也有伤痕。可是不同的是,那三个小朋友身上的伤痕是红色的,而小男孩身上的伤痕是蓝色的,就像星辰一样,他很喜欢。

直到有一次,他看到那个女孩,在用刷子刷自己的伤痕,她讨厌那些丑陋的伤。小男孩才意识到,伤痕是丑陋的。

他回到家,家里气氛低沉,除了电视的声音再无其他。他走到妈妈身边,问妈妈为什么他身上的伤和别人不一样?

妈妈每天都在看电视,从来不去管孩子做了什么。孩子跟她说话的时候,她也不会回应。还直接调大了电视的音量,示意孩子不要再说话。孩子拉着妈妈的衣服,喊“妈妈”,妈妈却一把推开了他。


那一刻,男孩才意识到,自己身上的伤和别人是不一样的。别的孩子是被打之后的红色,而他是被漠视的蓝色。

身体没有伤痕,可那些看不见的伤一样是深入骨髓。别人觉得他完好无损,实际上他早已溃不成军。

家长的忽视漠视,是一种精神暴力。孩子看着父母冷漠的脸,他们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。

“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理我,是不是不爱我?”

“我为什么不被爱,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?”

“我不值得被爱,我就是令人讨厌的一个人!”

孩子是要依托父母的爱来生存的,父母对孩子的漠视就是在剥夺孩子赖以生存的养料。

那些“吞食”冷漠之后的“残渣”,都留在了他们的身体里,让他们自我怀疑,不敢与人亲密。

2. 冷暴力只是一种逃避

冷暴力真的会令人着迷,它能带给“施暴者”一种快感,让他们永远扮演赢家的角色。这是一场心理战,“施暴者”压制了“受虐者”,防止他们有任何反击能力。

被亲近的人施以冷暴力,“受虐者”不会想到反抗,他们只会反思自己的过错,希望用主动求饶来结束这场折磨。

曾经,我也是一个喜欢冷暴力的人,尤其是对伴侣。不管是他做错事,还是我做错事,最后的结果都是以“我噘嘴不言,他立即认错”来收尾。

回想起来,我们似乎常常有一段精彩的对话:

“你错了吗?”“我错了。”

“你哪里错了?”“我哪里都错了。”

当我察觉自己的内心,我意识到,其实有时候他并没有错,或者他内心根本不承认自己错,可是为了维护和平,为了保持关系的稳定,他只能做屈服者。

我为什么喜欢用冷暴力来解决问题?

因为我是把对自己的“恨”与怒,理所应当地转移到对方身上。我控制不了自己,改变不了自己,那就去控制别人,改变别人。

如果我们自己做错事,一旦开始实施暴力,那么责任就会推到对方那里。这样,我们就可以避开内心的冲突,躲避对自己的责骂。

如果是对方做错了,那么我们的冷漠就会加重对方的痛苦,从而满足我们的攻击对方,壮大自己的需求。

对待伴侣如此,对待孩子也是如此。

其实转念想一想,为什么我们可以对伴侣和孩子实施冷暴力。只不过因为他们爱我们,在意我们的感受,才会用妥协的方式满足我们的需求。

如果长此以往,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他们会习惯察觉对方,以别人的脸色想法作为思维出发点,从而失去真正的自我。

3. 对亲近的人冷暴力,是一种“坏习惯”

我们在教育中总会犯一个错误,就是把小孩子当大人,把大人当小孩子。

可能我们心里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理由,孩子却不知道。我们自己知道生活的压力很大,孩子只会觉得自己是不配被爱的。

有一项调查显示,80%以上的离婚案件中,都存在冷暴力的现象。

冷暴力是一种沟通习惯,对伴侣冷暴力的人,大多对孩子也会常用这种策略——我不跟你说话,你就知道怎么反思自己。

心理学中有一个“透明度错觉”的理论,它指的是人与人在沟通交流的时候,觉得彼此是透明的,尤其是我们的需求和情感对方是知晓的。

然而事实上,这只是一种错觉。伴侣也好,孩子也好,他们也许真的猜不透我们的想法,也猜不出如何才能“哄”好我们。

对亲近的人冷暴力,本质上是我们不会沟通,不懂得袒露自己的需求。我们只看到了自己,却没有看到对方,没有建立起情感交流的通道。

冷暴力是一种代代相传的“疾病”,我们习惯了错误的沟通方式,习惯了“心理战”,就很难去打“情感牌”。

也许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,没有跟父母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的模式,没有被完整地尊重过。做了父母之后,我们当然就不懂得给孩子同样的尊重。

换个角度说,大家都曾经是孩子,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别人的父母。即使他们现在是“受虐者”,可未来却可能成为“施暴者”。

4. 爱孩子,也是需要“刻意练习”的

在妈妈的眼里,孩子乖巧懂事,可是在孩子眼里,妈妈却是一个很厉害的老虎。

他说:妈妈下班回家之后,不会陪我,也不会跟我玩,就会惩罚我。每次我做错事情,妈妈误会我的时候,都不问我为什么,她就直接把我关进卫生间。

这个家庭是典型的“丧偶式”育儿,爸爸常年在外地,一年回来两次。妈妈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很大,她也就不经意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了孩子。

孩子知道,妈妈是很爱他的。他更希望,以后妈妈处罚他的时候,不要把他关进卫生间。

“我每天都会做噩梦,梦到你真的不要我了。” 

家长对孩子使用暴力的方式,早就不是暴打一顿。“新型家庭暴力”不用动手,却可以让孩子一生都自我怀疑。

打骂只是短时间的屈辱愤懑,而家长的冷暴力才是长时间,深入骨髓的影响。

常见的“新型家庭暴力”有,忽视孩子的感受,用“不理”逼迫孩子就范,用恐吓吓唬的方式惩罚孩子,不回应孩子的需求……

我们常说“刀子嘴豆腐心”,或者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。但是实际上,刀子嘴的背后,从来都不是豆腐心,而是不会沟通交流,看不见对方需求的无力。

为人父母,也是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。我们要改变自己错误的“爱的方式”,让自己可以拥有“爱的能力”。

我们首先要克服自己内心的冲突,承认自己的错误与罪恶,即使有些羞耻,却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必经之路。

其次,我们也要正视孩子的错误,就事论事,制定惩罚规则,而不是用精神压制的方法。

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,冷暴力是最差的一种。

也许好多事情单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,可是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,对他们的心理是一种摧残。

不管我们以什么方式陪伴孩子,不管我们和谁亲密沟通,都是心与心的距离。

不要以为他们爱我们,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。


 


关于我们 | 负责声明 | 客服邮箱:3129473871@QQ.com |
Copyright @ 2014-2030   高皇学校 版权所有
地址:
微信公众号
收起
展开
扫一扫,进入手机版!
扫二维码 下载app